在压桩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现象、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
发布时间:
2021-07-07 15:50
来源:
常见质量问题现象、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如下:
1.桩身断裂
(1)、 现象:在压桩过程中,桩身突然倾斜错位,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,而贯入度突然增大,施压油缸的油压显示突然下降并引起机台抖动,此时可能是桩身断裂。
(2)、 原因:
①、桩材加工弯曲度超过规定,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,沉入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。
②、桩入土后,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,把桩尖挤向一侧。
③、插桩不垂直,在压入一定深度后,用移机方法来纠正,使桩身产生曲折。
④、多节桩施工时,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,焊接后产生弯曲。
⑤、桩材混凝土强度不够,在堆放、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而未被发现。
(3)、 预防措施:
①、施工前应把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,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检查。
②、加强桩材外观检查,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(L/1000且≤20mm)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宜使用。
③、在插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,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,不得采用移机方法来纠正。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,端面间隙要加垫铁片塞牢。
④、桩的堆放和吊运应严格执行规范,若桩身裂缝超过验收标准严禁使用。
2、桩顶损坏
(1)、 现象:在沉桩过程中,桩顶出现损坏。
(2)、原因:
①、桩材混凝土配比不良,施工控制不严,养护措施不力。
②、桩顶端面不平,造成桩顶端面与桩轴线不垂直。
③、桩顶与送桩杆的接触面不平,送桩时造成桩顶端面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。
(3)、预防措施:
①、桩制作时,离心要均匀,桩顶加密箍筋位置要准确,并按规范养护。
②、沉桩前应检查桩顶有无凹凸现象,其端面是否垂直于轴线,桩尖是否偏斜,若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,或经过修补处理后才能使用。
③、检查送桩杆与桩的接触面是否平整,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才能使用。
压桩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