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资讯分类
详情
预应力管桩施工操作工艺按照以下顺序施工
一、测量放线:
1、在打桩施工区域附近设置控制桩与水准点不少于2个,其位置以不受打桩影响为原则(距离操作地点40m以外)。轴线控制桩应设置在距外墙桩5~10m处,以控制桩基轴线和标高。
2、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量完毕,经过检查复核并应办理预检手续,归档备查。
二、测放桩位
根据控制点设定建筑物轴线及角桩,按桩位布置图测放桩位,并在桩位中心用钢筋或竹签作好标记,桩位测放后应经监理单位复核后方能施工。为防止桩机就位时桩机自重挤压土体使已测放桩位移位,在桩机就位后正式压桩前应复核正确,桩定位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。
三、竖桩与插桩
根据已设定的控制点用直角坐标法对桩位进行二次复核,正确后下放首节桩,首节桩桩尖的中心点与桩位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。
四、垂直度控制
当桩尖进入土层500mm后,用经纬仪调整桩机桩架处于垂直位置,然后再调整首节桩的垂直度(经纬仪一般架设在距桩机15m以外),使桩架与桩身保持平行,其精度误差小于桩长的1%(首节管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.5%),即可压桩,并在压桩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,指挥桩架保持其精度。
五、打桩
1、打桩(锤击施工)
六、接桩
1、一般采用焊接法。
2、桩段就位必须和相连接的桩节保持在同一轴线上,连接后桩身保持垂直。
3、管桩接桩
七、送桩
送桩时必须采取送桩器,可采用插销式送桩器。
关键词: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下一个:
预制桩施工工艺详解
下一个:
预制桩施工工艺详解